
媒體報道
中小型客戶過等保,選擇比努力重要!
作為國家網絡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、基本策略、基本方法,等保經過十幾年發展,其基本概念、相關標準已經深入人心,市面上各類成熟的等保方案讓用戶應接不暇,挑花了眼。
網絡安全屬于技術門檻高、專業性強的領域,用戶在開展等保建設工作難免感到茫然:等保建設從哪里入手呢?需要采購哪些產品?買了產品就能過等保嗎……諸如此類的問題依然困擾著很多企業,尤其是中小型企業。與此同時,我們也能夠看到諸多等保落地的成功實踐,所以問題究竟出在哪里?
01
放眼望去都在過等保?
“沉默的大多數”了解一下
重點行業過等保現象確實已經十分普遍。因為國家推行等級保護制度,面向的重點就是那些信息系統十分關鍵、數據價值高的領域,如政府機關、金融、醫療、教育等行業。
首先,在網絡安全意識層面,這些行業的頭部和大型組織對網絡安全重視程度更高,會主動尋找解決方案。其次,在人力財力投入層面,企業規模大通常意味著對安全建設的的資金投入相對充足,且專業的安全技術人員配置也更科學,能夠游刃有余地開展各類等保安全產品的部署和配置,對等保制度落實就更為徹底,并能夠進行長期有效的安全運營。再者,在宣傳發聲層面,一旦付諸實踐并有所進展,他們往往愿意通過宣傳將其落地行動和成果對外展現,這就很容易使人產生“幸存者偏差”,認為其應用的等保建設方案具備普適性。
真實情況是,中小型客戶在等保受眾群體中才是沉默的大多數,其數量之多遠遠超過頭部、大型企業客戶。以醫療行業為例,二級、三級醫院的重要業務系統都需要按照等保標準進行安全建設。目前全國范圍內三級醫院約2700家,二級醫院則有9700余家,數量是三級醫院的3倍以上。二級醫院中以區縣級醫院居多,其缺少如三甲醫院般的資金和專業安全人員支撐,如果采用同樣的等保建設方案,在實施效果上必然會存在巨大差距。
02
是什么?
卡住了中小型用戶過等保的脖子
中小型客戶同樣需要落實貫徹國家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,但受限于自身的人力、財力,為等保建設工作帶來了不少挑戰,具體可歸納如下:
1、 無專人主導
中小型客戶的IT人員配備十分有限,專職的安全技術人員更是一種奢望,導致其對網絡安全方面的積累不足,面對等保工作往往不知如何開展,缺少有效的抓手。
2、采購成本高
等保建設涉及的安全產品種類繁多,一方面設備采購成本居高不下,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,另一方面每種設備的工作原理和部署方式差異較大,從采購到部署上線少說也要半年左右的周期,其中的設備成本、時間成本以及協調溝通成本將成為中小型客戶不能承受之重。
3、 運維難度大
所謂三分技術七分管理,完成產品上線和管理制度建立只是起點,后續的持續運營才是重心。安全產品往往獨立作業,缺少有效的統一管理手段,使IT人員容易陷入低效的工作狀態,在瑣碎的日常運維和處理安全產品的告警之間疲于奔命。
03
等保方案?
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
等保建設的標準是統一的,但建設方案卻因行業、用戶規模的不同呈現出多樣化的差異。安恒信息憑借十余年的網絡安全行業積累,沉淀出多種等保解決方案供客戶靈活選擇,其中,以等保一體機為主的一站式等保合規解決方案,成為中小型客戶開展等保建設工作行之有效的選項。
等保一體機,簡直就是專門為中小型客戶的痛點而生的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
1、 成本可控
中小型客戶等保建設的首要關注點就是要解決成本問題。等保一體機將等保所需的安全能力,通過虛擬化技術集成在一臺通用的X86服務器中,能夠有效控制設備的采購成本。同時,一機交付的模式也避免了傳統方案繁瑣的部署過程,將設備旁路部署在核心業務網絡中,最快15分鐘即可完成設備初始化配置,將時間成本、溝通成本等隱形開銷降至最低。

2、 建設有效
中小型客戶希望有一擊即中的解決方案,免于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超負荷之苦。等保一體機內置特色的等保自測評功能,能夠快速幫助用戶發現當前業務系統與等保標準的差距,并為系統安全加固提供針對性建議,讓中小型客戶把錢花在刀刃上,避免無效投入。

3、 平臺化產品、高效化運維
等保一體機內置安全管理平臺,安全產品按需開通使用,且能夠在一個界面上實現集中管理,出現安全事件或告警可快速定位,有效簡化后期的安全運維工作。此外,用戶遇到業務擴容或網絡結構調整也無需擔心,等保一體機中的安全產品以通用授權許可的方式激活開通,產品刪除后其占用的許可方便被回收,并用于開通新的產品。如此循環利用保護客戶安全投入,業務變化均可輕松應對。
等保方案,選擇比努力更加重要。等保一體機就是一款為中小型客戶量身打造的等保合規產品,具備一機多能、彈性擴展、簡便易用等優勢,已幫助上百家客戶完成等保合規建設。未來,等保一體機將繼續豐富產品功能,持續提升產品體驗,為中小客戶帶來更便捷優質的安全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