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數據泄露事件頻發!教育行業數據安全建設究竟怎么做?
南昌某高校數據泄露事件
近期,南昌公安網安部門工作發現,某高校存儲教職工信息、學生信息、繳費信息等3000余萬條信息的數據庫被黑客非法入侵,其中3萬余條教職工、學生個人敏感信息數據被非法兜售。南昌公安網安部門立即開展一案雙查,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。
南昌公安網安部門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,對該學校作出責令改正、警告并處8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處罰,對主要責任人作出人民幣5萬元罰款的處罰。
#?面臨問題·三大困難?#
近年來,高校敏感數據泄露事件頻頻發生,事件的背后折射了高校在數據安全上面臨的諸多問題。高校數據價值高、變現快的特點導致其不斷遭受內外部不法分子覬覦,而許多學校的數據安全建設仍面臨三大困難:
1、管理體系不清晰,數據安全難落地
高校數據安全管理制度缺乏、數據安全組織結構不清晰,數據安全責任未能明確到具體部門、人員,導致數據安全工作落地缺少組織與制度保障。
2、防控手段不足,數據安全攻擊難防護
目前高校在數據安全防護中,大部分仍依賴原有的網絡安全設備,缺少針對數據流轉、數據交換、數據存儲等環節中專用的數據安全手段,數據安全風險看不清,防不住。
3、數據安全意識薄弱,數據外泄風險難控制
高校內部可接觸敏感數據的人員類型非常復雜,既有學校內部人員,也有外部的供應商人員,對數據安全法律法規、風險意識理解參差不一,隨意訪問、私發敏感數據,導致數據外泄,面臨較大的“人的風險”。
#?建設思路·三位一體?#
在愈發猖獗的黑客攻擊下,高校的數據安全建設正面臨“內憂外患”的復雜局面,在政策層面,2021年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《關于加強教育系統數據安全工作的通知》,讓數據安全建設有章可循。現如今,如何加強敏感數據保護,彌補差距,已成為每個高校重點關注的工作。
針對高校數據安全現狀與安全需求,如何加強高校數據安全建設,提升防入侵、防泄漏、防濫用、防竊取能力?安恒信息提出了數據安全的建設思路:“管理+技術+運營”三位一體,管理體系為基礎,技術體系為支撐,構建常態化數據安全運營體系,實現有人管,有技術,有運營的全方位數據安全保障。
一、有人管
建設數據安全管理體系
數據安全責任到人
學校應成立專項數據安全組織機構,健全數據安全組織體系,數據安全管理責任制切實落實各部門,明確政策、執行和監督各個版塊的長期責任人,以推進數據安全工作在校內跨部門協同配合,最終確保數據安全工作能夠得到長期有效的執行。

數據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示例
二、有技術
完善數據安全技術體系
為數據防護提供有效支撐
高校數據安全實踐面臨問題多、影響大、落地難等現狀,安恒信息認為高校應該分階段逐步提升數據安全能力:
第一步、分類分級:摸清數據資產,制定數據安全分類分級邏輯框架,開展數據安全分類分級工作,明確敏感數據保護范圍,為后續的數據管控埋下基礎;
第二步、建設技術能力:結合數據重要性與所處業務場景,制定數據安全管控手段,有效控制數據安全風險。
數據分類分級是分級管控的基礎
學校有多少數據,數據如何分布?什么是重要數據,重要數據如何管控?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開展數據分類分級工作,才能夠更清晰的解答。數據分類分級可以幫助學??辞迦祿母艣r,是數據按重要性分級管控的基礎。
安恒信息認為在數據保護過程中,應堅持兩個原則:
重要數據安全優先
一般數據效率優先

數據分類分級流程示例
此外,數據分類分級的結果可以復用到多個場景,比如:
在數據共享場景下:可以結合學校自身對數據安全的需求,對數據制定不同的分級管控策略,更健康、更安全地進行數據共享。
在數據防控、脫敏等場景下:數據分類分級成果可輸出給數據庫安全網關、數據脫敏系統、數據安全管控平臺等數據安全設備,以便于高校更靈活、更高效地制定差異化數據管控策略。

數據安全建設需覆蓋全場景、全流程
高校敏感數據分散在不同的數據庫中,且數據隨時在流轉、被調用。要想保障高校的數據安全,需要在統一的數據安全建設目標指引下分階段,逐步構建覆蓋學校全場景、全流程的數據安全保護體系。
安恒信息認為高校在數據安全能力建設的過程中,需要結合數據安全所處的業務場景,評估該場景下面臨的數據安全威脅,在已有的網絡安全技術手段下,進一步彌補數據安全的技術差距。
依據多年數據安全實戰經驗,安恒信息總結了高校在數據安全維度上最重要的六個業務場景,黑客在進行數據竊取時,往往最先盯上的就是它們。因此,建設數據安全防護體系的核心,是保障這些業務場景中的數據安全:

高校數據安全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架構圖
API交換場景:
洞悉信息系統API接口上存在的脆弱性風險,如學工系統學生姓名接口存在明文傳輸風險,為API接口收斂、暴露面整治提供方向。
數據庫運維場景:
對數據庫運維人員權限進行細粒度控制,并結合字段級授權、動態脫敏等技術,確保運維過程符合學校安全運維要求。
數據開放場景:
針對學校部分環境需使用真實敏感數據的場景,在不影響業務的前提下,對敏感數據匿名化處理,既可支撐業務順利開展,同時避免數據過度開放。
數據存儲場景:
對學生數據、教師數據、報名數據等敏感數據執行數據加密操作,即使數據泄露,黑客也不能讀懂數據含義,防止對數據造成實質性的損害。
數據庫防護場景:
通過技術手段,對數據庫的SQL注入、數據庫漏洞等攻擊進行主動防御,以防范黑客的惡意攻擊與數據竊取行為。
網絡數據防泄漏場景:
將學籍數據、姓名數據、銀行賬號等重要數據作為監測對象,從網絡流量側識別是否存在敏感數據泄露行為,并實現預警、阻斷。
三、有運營
構建常態化數據安全運營體系
保障風險可視可控
數據的動態性要求數據安全必須通過持續運營,才能夠從根本上做好安全工作,體現安全效果。
安恒信息認為,學校應從全局數據安全戰略高度,全方位監控數據中心內部所有數據資產的采集、處理等全流動過程,讓數據安全威脅從不可視到可視,從不可知到可知,從不可控到可控,實現學校數據安全統一運營。

常態化數據安全運營建設效果
同時,在數據安全運營工作中,應著重提升運營人員的數據安全素養與技術。
學校信息化管理部門參照學校已發布的數據安全管理文檔、管理制度等要求,組織相關人員提升數據安全意識、數據安全技術能力、實戰演練等維度的專業素養,執行學校數據安全相關要求,增強人員的數據安全防范能力,發揮數據安全建設的最大價值。
隨著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開展,高校信息化、智能化與教育教學將進一步融合,數據的重要性也將得到質的提升,因此構建高質量的數據安全防線不僅是履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,更是教育教學業務能否正常開展的關鍵。
安恒信息深耕數據安全領域16載,具備體系化的數據安全產品與咨詢服務能力,能夠更好地為高校數據安全建設提供全場景、全流程的產品、服務與解決方案。
往期精彩回顧


